記李鎮西、茅衛東兩位專家蒞臨我校講學
作者:本站來源:國際學校大全網時間:2017-08-22 13:54:53
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升我校教師的教育素養和教學管理水平,也為秉承“幸福教育,愛心教育”的育人理念,在市局領導的重視、鼓勵下,我校于5月7日誠邀素有“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師”之稱的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和知名教育學者、上海百特教育咨詢中心高級研究員茅衛東老師蒞臨我校作教育專題報告。慈溪市各同仁學校的領導、老師也都不約而同,齊聚光華,共同分享這場思想上的饕餮盛宴。本次報告會由教育博士、寧波教科所副所長張立新先生主持。

艷艷初夏,芳賢云集,伏龍青山麗景,光華熠熠生輝。教育是歷久彌新的話題,科教興國,教育是實現中國夢的力量源泉,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而實現中國夢則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那么如何做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呢?
上午9:30,茅老師應邀上臺,作了題為《今天,我們如何做老師?》的專題講座。茅老師以近二十年的從教經歷及豐厚的學識暢談如何打造真正的教育,認為“方向比方法更重要”,號召老師要有同理心,“善于引導學生做一個真實的人,身心合一,追求人性的真善美,積極關注社會問題,破除教育的鐐銬,追求詩與遠方的田野”。并援引“自覺是一把劍,需要時時磨亮”,“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蘆葦”等話語,強調教育除了讓人感動,更要促進人思考。他時而慷慨激昂,針砭弊病,時而心平氣和,娓娓道來,幽默睿智的語言,深刻獨到的見解,發人深省,引人沉思。“茅老師目光犀利,言辭和思想更犀利,把教育引入最本真最深刻的地方。”張所長如是說。
下午2:30,期待已久的李鎮西老師終于登場。他的報告會主題是:“幸福比優秀更重要”。他首先發問:“教育為誰?”“我們走了很遠,卻忘記了為何出發?”問得尋常,卻耐人尋味。他從“堅守教育的良知”、“保持教育的樸素”、“遵循教育的常識”三方面明確了教育的追求,強調教育是營造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是追求以“人”為核心的校園文化。
“最好的管理莫過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過于感染。”李老師講述了他與學生共同成長的故事,用樸素、幽默、溫情的話語給在座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傳遞了一份情懷:教育就是要給孩子留下幸福而美好的充滿人性的溫馨記憶,讓“誠信、平等、尊重”成為師生關系友好的橋梁。他所感悟的教育,是幸福比優秀更重要;他所倡導的教育,由普通走向卓越,由平凡走向幸福,是“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回顧教育生涯,李老師用樸素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案例,用一張張生動的照片分享了溫馨的場景、生活的點點滴滴,普通而又感人至深,為聽者修筑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道路,處處體現著一個智者的思考,彰顯了他的人文情懷,詮釋著一個真正教育者的身體力行和孜孜以求。在這條路上,他享受著教育帶來的幸福,引起了與會教師的強烈共鳴。整場講座因他的幽默風趣、博學睿智而掌聲四起。
相聚甚歡,而幸福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我們期待下次的相逢。教育報告會在簽字留影后圓滿落幕。兩位專家多年教育心得和智慧結晶的分享,開啟了老師們智慧之門。教育同仁們紛紛表示獲益匪淺,無不為兩位專家富有深刻哲理的教育智慧所折服
聆聽大師的真知灼見,我們如飲甘醇,歷久彌香。正如張所長總結發言:“兩位教育專家獨特的人格魅力,綻放著人性的光輝,感染了在座的我們,引導大家積極探索教育樸素的理論,回到人的本真,做一個有教育情懷的教育者,在平凡的崗位上尋找教育的快樂與幸福,收獲最富人性化的教育碩果。”
高山景行,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教育的路上,且行且思且珍惜。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