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校大全網時間:2019-04-28 09:31:58
5月6日至8日,第二屆國際化學校行業年會暨教育資源博覽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秘書長張力出席開幕式和領袖論壇,并發表了題為“2020年前后我國教育現代化宏觀形勢分析”的主旨演講。
教育方位——從三份報告到面向可持續發展
張力秘書長首先提到三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關鍵性報告,第一份是1972年由法國前總理富爾牽頭撰寫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報告,全面梳理了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理念;第二份是1996年由前歐盟輪值主席雅克·德洛爾領銜起草的《學習:財富蘊藏其中》報告,指明21世紀終身學習需要四個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第三份是2015年的《重新思考教育:邁向全球共同事業》,認為教育作為“共同事業”能超越“公共事業”所固有的個人主義的社會經濟理論影響。這三份報告在國際社會形成較大共識,也對我國教育發展具有較好借鑒意義。
張力秘書長表示,進入新千年以來,思考我們教育發展模式和制度建設,需要面對可持續發展的大局。無論是國際組織,還是中國政府,在政策層面都在思考教育如何對接可持續發展。中國作為發展中的人口大國,已在積極地、多方位地作出回應,并付諸行動。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全民教育監測報告、世界銀行的評估,再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來看,中國教育的普及處于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已讓世界刮目相看。
主動作為——選擇中國特色的教育發展道路
從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來看,中國的教育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下辦的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弘揚、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密切聯系在一起。張力秘書長在演講中闡釋,“習近平主席2015年出席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發展峰會,做出中國政府承諾,同年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文件中明確寫入中國主動參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也重申這一要求,并在同年發布了中國的國別方案,包括教育預期目標任務在內,充分顯示出中國政府的主動作為。”
與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相配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年底發布《教育2030行動框架》,對七項教育子目標做出細化引導。對照這些遠期目標,各國政府的近期教育政策都在朝著三個關鍵詞聚焦。一是力促公平,政府需要依法負首要責任;二是增強有用性,整個教育服務供給側都要承擔的使命;三是提升教師質量,既然學無止境,教師質量提升也沒有止境。
世紀之交以來,圍繞著全民教育之后的政策選擇,各國紛紛探討有質量的全民教育、全納的全民教育、保障全民基本技能、更強的全民教育、全民的終身教育,以及全民的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不同地區在以上六個方向完全可以有所選擇、重點作為。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有信心、有底氣,也有必要的物質條件,能夠探索形成適應中國基本國情的發展模式,同時吸收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教訓,精心選擇中國特色的教育發展道路。
宏圖初展——中國教育現代化正砥礪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教育事業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要求。那么,對于教育現代化來說,這些要求意味著什么?
張力秘書長說,“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進行具體部署,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依法治教提出更高要求,十八屆五中全會瞄準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就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提出一系列重要舉措。”
張力秘書長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的歷史性判斷,明確了新時代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新要求新舉措,更加重視增強教育系統自身實力和教育服務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能力,為中國教育現代化融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大潮之中指明了方向。
教育現代化和實現中國夢緊密相連,中國教育的現代化,將以我們國家現代化為唯一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確定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應地,教育現代化必須適度超前實現,為國家現代化奠定人力資源深度開發的可靠基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教育現代化也將不斷向國外學習借鑒、為我所用,中國定會做出一個教育現代化模板展示給世界。
說易行難——亟需解決的問題與發展方向
時至今日,我國教育發展說易行難,在發展過程中還有哪些未解決的突出問題?應該如何更好地促進和保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張力秘書長重點提到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中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也就是初中三年按時畢業的學生人數與小學一年級入學時的學生人數之比。張力秘書長解釋,“作為‘十三五’期末約束性指標,我們抓緊控輟保學,力爭到2020年達到95%。還不能承諾百分之百,是因為現在欠發達地區沒有辦法一下做到,但未來若干年必須努力做到。”
第二個問題是“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終身學習立交橋”,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教育的殷切期望。預計到2020年,我國同高收入國家相比,高中階段毛入學率落后10個百分點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落后30個百分點,我們還在追趕過程中。其中,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非正式學習之間的成果互認轉換,依然是一個大問題。張力秘書長講到,“學分、學分、學分,好像人的生命體一樣,在不同器官中有血管連接,中間流動的是血液,在終身學習制度中流動的‘血液’就是學分,并不一定指向更高學歷文憑證書,而是個人學習能力的標識,還需加快健全相關的制度體系。”
在現今的信息化社會,我們正在迎來教育和學習資源的“戰國時代”,各種各樣的平臺基地層出不窮,特別是人工智能進入教育和學習領域,作為可遷移性知識的傳授輔助功能正在進一步顯現,今后還會生成更高的升級版。對此,張力秘書長認為,中國教育除虛擬的網絡教育之外,還應包含實體網絡,如學校聯盟、協作共同體、專題專項組等等。預計2020年前后的中國教育現代化,將以教育治理法治化為基礎,以教育信息化、國際化、網絡化為支持,必將形成更加有利于全體國民終身學習的新格局。
本屆年會以“國際化學校行業的機遇挑戰與發展方略”為主題,設有一場領袖論壇和九大主題峰會,60余位國內外權威專家學者分享了基礎教育領域國際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小編將陸續推出各位演講嘉賓的精彩發言,敬請關注。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钡鹊谝蝗朔Q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